今年以来,汶上县科协紧紧围绕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强力推进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新途径,夯实基层科协工作基础,推动形成科普工作信息化全员化、科协工作社会化联动化的格局。
“详细调查摸清底子”。4月份,县科协下发调查问卷,重点调查乡镇、街道(开发区)科协组织领导机构情况、工作人员、专兼职情况、编制情况、工作场所等情况;调研镇街“三长”人选基本情况;5月份,精准对接县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各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科技局沟通联系,组织摸清上述主管部门管理领域内的科技人员情况,联系县科技局,重点调查高新技术企业优秀科技人员等科技界“关键人员”信息,不断完善建立科技工作者人才库。目前各乡镇(街道)和县直相关部门摸底工作已完成,目前已收集镇街“三长”科技人员56名、科技界其他关键人物52名,县直教育卫生农业等系统单位关键科技人物22名。
“深入基层迈开步子”。从5月底开始,县科协班子成员全部走下去,深入基层村、社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各镇街分管负责同志及科协办主任座谈交流,依据县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职责定位,就如何抓好乡镇目前重点工作与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结合点、如何更好地将科普元素融入乡镇特色项目进行了探讨;面对面和镇街负责同志及“三长”见面座谈,了解“三长”工作情况,倾听大家对科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目前,已深入9个乡镇(街道)的21个村、基地和企业,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科协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6月3日汶上县科协召开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推进会,结合调研情况,梳理工作思路,研究工作重点难点,对“3+1”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推进。
“抓点带面做出样子”。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着力抓好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建设。首批选择三个乡镇(街道)为试点,逐步推动“三长”进入科协领导班子兼职,要求每个乡镇、街道确定1个科普示范村(社区),1处科普示范基地、1条科普示范街、1处科普广场,不断带动科普资源下沉,扩大科普阵地;强化科技型企业、园区科协建设,近日新建立山东州蓝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科协组织,正在积极筹备县商贸物流园区科协成立大会暨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现场会;推进社区、基地科普馆建设,正在努力打造百合苑社区、莲花湖湿地科普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社区科普馆、基地科普馆、社区科普e站为基础,科普大篷车为补充的辐射全县的现代科普阵地体系。
与提升科协组织力“3+1”工作协同推进的,还有科普大篷车巡展进社区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展示科普展品,让群众在亲自操作实践中接受科普教育,拉近了群众与科学距离;展示无人机、机器人舞蹈表演、播放虚拟现实VR视频等,激发少儿科学兴趣,点燃科学梦想;通过科普志愿者街头巷尾发放科普宣传画册、身边的科普等书籍,引导群众科学、健康生活;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开展禁烧科普宣传,播放禁烧科普视频、发放禁烧倡议书,为全县环保生态建设贡献了力量。
(供稿:汶上科协赵娟、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