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 践行科技为民——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启动

2020-09-21 16:52 来源:济宁市科协
打印

秋风送爽季,感受科技发展时。9月19日,在济宁市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顺利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艳华宣布2020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启动,济宁市科协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总队授旗;并与汶上县委有关负责同志共同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汶上县中都博物馆颁发牌匾。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延斌主持启动仪式。联合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共同以手触屏幕的形式启动活动。社会各界群众、科普志愿者代表等1000余人参与现场活动。

李艳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为持续做好全国科普日这项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大型科普活动,无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0年是全国上下携手跨入小康社会之年,也是我们在新时代迎来的第18全国科普日。今年市科协采取联合市委宣传和市教育、科技、城乡水务、农业农村、卫健、应急管理等部门单位主办、主场活动走进县区的形式开展,让科普活动贴近群众、服务民生,更加契合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的活动主题。希望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今后要继续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全市科技工作者及广大科普志愿者更是要以普及科学知识与推广科学技术为己任,把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有机结合起来,让科技走近群众、惠及民生。

活动现场,市属学会、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社会科普机构共计20家单位结合专业和特长,以实物或模型、互动体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科普答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人工智能、卫生健康、应急防灾等民生领域的科学技术,体现了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新成就、新气象、新作为。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影院、VR体验、机器人表演等,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感受科技世界的绚丽多彩;健康体检车、应急体验车切实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在互动中牢记科学的技巧。启动仪式活动,成功地集科普展示、体验、互动、科普、教育于一体,收到很好的效果。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济宁市各级科协组织将紧紧围绕主题,进一步完善联合协作、市县联动科普协作机制,紧密结合科技创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多阵地、多领域、广覆盖、齐参与”的“3+N”系列活动,努力让科普走进基层、融入生活,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