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科协到金乡县考察调研秋季农作物夏管情况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市老科协农业农村专委会主任曹旭带领农业老专家一行6人,到金乡县考察调研秋季农作物管理情况。在金乡县副县长赵仕福,县老科协会长张为立,县科协主席李建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孟新霞等领导的陪同下到金乡县高河街道周油坊村辣椒种植基地,驻地在化雨镇的金乡县京信合作社,山东省农科院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其设立的农作物研究试验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考察调研的金乡县京信合作社是一个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合作社,合作社禀承育繁推、技管服、收藏售、精高新的十二字服务理念,为农业农民打造全方位的服务,深受当地农民欢迎,荣获国家、省、市多项荣誉。京信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作物研究试验基地,设有小麦、大蒜、辣椒、棉花、玉米多种作物试验田,现已培育出了无楔九瓣、独头、蒜苔早熟等多个大蒜品种。抗根腐病的辣椒品种也正在试验研究中。
在高河街道周油坊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听取了基地负责人的介绍,并现场拔出病苗研究分析,从总体情况看辣椒长势较好,但个别地块因受一次冷空气和重茬种植的影响发生了根腐病,蔬菜专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意见。
辣椒是金乡县的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种植40万亩左右,由于根腐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辣椒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为了促进金乡县辣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有效控制辣椒根腐病的发生,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辣椒根腐病防治技术意见。
一、生产中存在问题
1.辣椒田发生不同程度的根腐病。发生辣椒根腐病较为严重的植株,根系少,根毛死亡,造成根系吸收能力差,植株萎蔫,叶片下垂,落花落果,产量降低,甚至绝产,品质下降,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
2.生产上连作重茬严重。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生产中同一地块连年种植辣椒,容易导致辣椒发生根腐病。
3.生产中缺乏辣椒耐淹、抗根腐病品种。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众多的品种当中,目前还没有筛选出耐淹、抗根腐病的品种。
4.田间排水能力较差。目前辣椒生产上种植方式大多采用平畦栽培,一旦大水漫灌或遇到强降雨天气,田间容易积水,造成内涝,而辣椒根系又不耐淹,淹水数小时就会出现沤根、死亡,同时加重了根腐病的发生。
二、防治技术意见
1.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由于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应尽量减少重茬,可与非茄果类蔬菜、禾本科作物进行2~3年以上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病菌量,降低发病率。
(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农作物病残体、杂草和农用废弃物,带出田园,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数量,从源头降低病原基数。
(3)土壤处理。定植前每666.7平方米使用>5亿/克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剂40千克改良土壤生态,预防根腐病。
(4)无土育苗。利用无土育苗基质,进行辣椒穴盘育苗,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培育辣椒无病壮苗,定植时选用优质适龄无病壮苗,实行无病育苗移栽。
(5)中耕扶垄。及时中耕扶垄,不仅有利于保温保墒,消除杂草,破除板结,而且有利于防倒伏,排除积水。
(6)挖沟排水。在大田随行开挖深20厘米、宽20厘米的排水沟,每隔2—3米挖一条,做到随下随排。
(7)合理浇水。高温期间宜在早、晚浇水,夜间浇,防止雨前雨后和久旱后猛灌大水。
2.化学防治。
(1)移栽前预防。栽前2~3天,用咯菌腈·精甲霜灵20毫升+嘧菌酯10毫升+益施帮50毫升对水25公斤,喷淋10~15平方米的苗床。
(2)发病初期。随水冲施每666.7平方米用克菌丹500克+多宁(硫酸铜钙)500克或用安泰生500克+硫酸铜钙500克。
三、建议
1.加快抗辣椒根腐新品种选育。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出新品种、出好品种应用生产,解决生产上缺少抗根腐病品种问题。
2.加强灌排设施能力建设。使辣椒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目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