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协组织建设典型案例——日照市东港区科协坚持“三聚焦三优化” 着力推动社区科普工作质效双优

2025-06-30 14:52 来源: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打印

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三聚焦”“三优化”,不断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提升社区科普工作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通科普公共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推动社区科普工作上台阶,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筑牢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成功争创全国“促进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试点并在全国专题会上典型交流,今年9月,中国科协、省科协等领导同志现场调研海景社区等地后给予充分肯定。

一、聚焦组织协同,优化整体规划布局,提升社区科普工作组织力。一是建强组织体系。成立了由区委分管科协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34个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东港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专班,发挥政府在社区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投入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组织,配齐配强区、镇、社区(村)三级科协班子,将“三长”“四老”纳入科协组织,同时配套设置了全区492个社区(村)的科普联络员队伍,实现科协组织建设全覆盖,为做好社区科普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印发《东港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全区中长期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总要求、总体方略和目标任务。加大对青少年、老年人、公务员等社区群众的科学普及力度,制定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条件保障、完善工作机制等做好社区科普工作的保障措施。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定期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全区社区科普工作会议,对社区科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导推进,年度总结等,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形成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健康发展、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对社区科普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评选出优秀科普社区和优秀社区科普工作者,激发社区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健全社区科普工作机制,探索社区积分制管理,创新设立社区公益基金项目,链接社会和工会资源对网格内科普志愿者实行积分换购商品的模式,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科普工作精细化水平。

二、聚焦培育扶持,优化科普要素供给,提升社区科普工作凝聚力。一是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强化政府引导,坚持政府公益+社会化供给相补充的原则,不断激发驻日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增强全民参与社区科普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推动科普产业化、产业科普化,鼓励社会化科普机构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化社区科普工作大格局。二是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坚持将科普阵地与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相结合,实现“科普+”“+科普”,建设完善省市科普教育基地39家、社区科普角、校园科普角800余处,打造群众身边的科普阵地,实现社区(村)科普阵地全覆盖。推进建设完善校园科技馆、企业科普馆、科普公园12处,初步构建起以日照市科技馆为龙头,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企业科普馆、学校科技馆、社区科普馆、科普示范村、公共场所(公园、车站、广场、旅游场所等)科普宣传阵地等多层级、多元化科普矩阵。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由20余个区直部门单位60余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东港区科普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围绕民生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科学文化等公众关注热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服务。组建“东港区科普人才库”,按照健康医学、自然科学、科学教育、农业科学等产业分类,面向全区各行各业和驻日照市8所高校,选聘具有高级职称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37名组成科普人才库,常态化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借助“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党的基层组织链条,以党员为主体,组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队伍,高效统筹双报到党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各类力量,结合专业特长,认领反邪教、反诈、垃圾分类等科普活动的志愿服务事项,让党员成为科普的践行者。四是创新科普形式。在传统文体活动、读书活动、科普讲堂、“赛、展、会”活动、上门入户科普等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媒体科普传播体系,借助日照广播电视台《日照科普》栏目,做好大众网、齐鲁晚报融媒、在东港APP科普直播和日照广播“科普之声”等品牌栏目,着力宣传推广智能科普信息,扩大社区科普工作影响力和知晓度。

三、聚焦靶向发力,优化科普服务供给,提升社区科普工作战斗力。一是共聚科普资源。坚持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结合“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商户及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科普积极性,会同区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借助172 支社区邻里志愿服务队和邻里社会组织,共建基层治理“共同体”,谱写社区科普“大文章”。二是打造科普品牌。坚持与社区服务相融合,依托社区党建共同体,借助“联席会议、清单认领、解决微实事”机制,对接科普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孵化形成“智汇东港”科学讲堂、“全民反诈守护当‘夏 ’”“服务春耕惠民生,行风在线进农家”乡村振兴专家服务行活动等100多个社区品牌科普活动。石臼街道海景社区开展的“童趣探索.快乐前行”垃圾分类环保走秀科普活动,秦楼街道城市花园社区开展的“警”彩生活,共“童”成长——交通安全伴我成长等科普活动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城市花园社区《小小讲解员,尽展科普新风采》社区科普工作案例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社区科普典型100个案例。三是精选科普内容。坚持与部门业务工作相融合,紧盯居民关切热点和诉求难点,社区定期征集科普主题活动计划及活动需求,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策划推出“银龄跨越数字鸿沟架起沟通桥梁”助老科普专项活动、“智爱妈妈--小手拉大手亲子科教活动”、“魅力警营 暑期同行”、“孕妈妈妇幼保健大讲堂”等靶向服务项目,“银龄跨越数字鸿沟架起沟通桥梁”助老科普专项行动被表彰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优秀活动。今年,全区推出“绿茶飘香”科普行动、“胃肠健康”科普行动等11个社区科普优质项目,开展社区科普活动1200余场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