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年济宁市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协、消防救援大队、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以优秀科普作品创作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济宁市科协、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举办2025年全市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
承办单位:邹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大赛主题
大赛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通过动画、视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种科技手段,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观众,创作一批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的科普类微短剧,集中反映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生动展示大众身边的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时尚,形成科普视听常态化传播机制,让受众感受数字科普力量,彰显科学家精神和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奋进风貌。
三、参赛对象
凡关心、热爱科普事业发展的专业摄影(像)、业余摄影(像)爱好者,科技人员、科普专家、科普志愿者和广大社会公众均可参赛。
四、作品内容
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数字技术、健康生活、农业科技、工业科技等社会热点和时代主题,须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健康养生、应急科普以及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技术推广、趣味实验、技能技巧、科学家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等方面。
五、赛事安排
大赛分三个阶段,接续进行。
第一阶段(2025年7月上旬—8月下旬):作品征集。下发大赛活动通知,动员全市各县(市、区)科协、消防救援大队、各市级学会、各企事业科协,有关高校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摄影爱好者积极报名参赛,鼓励外地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赛。
第二阶段(2025年8月下旬—9月上旬):初评展播。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所有参赛作品经初审后,列入媒体原创展播作品,在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融媒体平台进行展播。
第三阶段(2025年9月上旬—9月下旬):评审颁奖。制定评分规则,根据作品主题、专业规范、创意效果、视频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按照综合评审得分和网络投票得分相结合的原则,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人气奖、优秀作品奖和优秀组织奖。
六、征集要求
1.作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关于互联网作品及其传播的相关规定。视频作品短而精,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艺术性、趣味性。
2.作品必须确保真实性和原创性,作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若发现抄袭、借用、拼凑、造假等任何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纠纷,均由作者、报送人或单位负责承担。凡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被处罚或违规及引发舆情争议的作品,不得参评。作品所有拍摄素材、拍摄环境、拍摄人员等相关信息应保留以备随时调阅。
3.作品形式包括动画制作、实验演示、古装情景剧、三维动画、真人演绎、说唱、短视频等,打破传统科普的边界,时长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科普微短剧不超过5分钟),画面质量优,构图严谨规范,字幕及配乐得当,剪辑合理。视频统一格式为MP4,高清画质(1080P),PAL制式,优先4K清晰度。
4.作品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配中文字幕。视频画面不带任何角标、水印或LOGO,声画统一,字幕完整。为适应多种平台播出,须提供横屏和竖屏两种视频格式。
5.本次比赛不收参赛费,所有来稿一律不退。凡投稿参赛者视同承认本通知各项约定。获奖作品所有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使用参赛作品用于其他相关的非商业性宣传活动,凡已经或将入选的作品不再另付稿酬。
6.作品报送时须标注作品名称、拍摄时间、地点和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通过网上邮件报送时,标题请注明“2025年济宁市科普短视频大赛+作品名称+本单位简称”,当收到“回复”时方为有效(以附件形式发送)。
7.请于2025年8月25日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汇总表、原创性及版权授权声明发送至报名邮箱,或送至“济宁市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组委会征稿办公室(通过邮寄或快件报送的以交寄日期为准)。
8.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报送地址及联系方式
9.作品报送单位地址:邹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平阳东路2699 号市委3号楼北楼219室
邮编:273500
作品发送邮箱: zcskxbgs@163.com
济宁市科协联系人:刘文杰,联系电话:2967867;
邹城市科协联系人:李桂民,联系电话:5238412,13853788916;
附件:l.济宁市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报名表.doc
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
2025年6月30日
相关稿件: